- 2018-12-26
- 微笑季刊:2018 好物款款行Ⅲ
- 台北市/萬華區
- 林科呈
- 1802
從環河南路五金街走入桂林路,沿途車水馬龍的景象,難以想像這裡曾聚集為數不少的蒸籠店。清代艋舺仰賴淡水河船運,自大陸運送木材後在港口卸載,帶起蒸籠產業的繁榮。
舊時桂林路稱竹尾巷,其中富山蒸籠的老手藝,最讓人稱道。港式燒賣相互層疊的竹製蒸籠、總舖師愛用的方型蒸籠、還有適用電鍋蒸炊的特殊規格,難以計數的各式蒸籠,都能在富山找到。
小巷內兩排平房多是富山的倉庫,擺放等待出貨的客訂,以及待加工的蒸籠半成品。老頭家蕭生育閒暇時就會坐在倉庫門口做蒸籠。「爸爸年紀大,我們都勸他不要做了,」蒸籠的框身全憑手感琢磨調整,木材浸濕再曬乾,用機器彎塑成形後電鑽穿孔,藤條輔以力道穿縫固定,要一層層加厚。繁複工序時常戳傷手,蒸籠底層的竹材必須手削、薄厚相等,兒子蕭順焜說,對於現已高齡九十一歲的父親來說,其實是種負荷。
蕭生育白手起家,用蒸籠養活一家子,再複雜費工的蒸籠都難不倒他。去年由餐廳業者推出,同時蒸製三十道料理、紅極一時的蒸籠宴,桌宴上直徑近兩公尺、全台最大的蒸籠,出自蕭生育之手。當時動員家族四代,耗時兩個多月做成,集結畢生功力,是蕭生育最大的驕傲。
回家接手事業,蕭順焜講起父親拼命三郎的個性,還是不免讚嘆,「日本人到台灣指定就是要富山。我們不求一次賺多,重要的是能做得長久。」各大飯店和港式餐廳,呷七碗、鬍鬚張、八方雲集都是富山的客戶。一個個蒸籠雖沒有印上商標logo,拿起其他蒸籠比較,一眼就辨認出富山的品質。百年老店重信譽,甚至提供售後維修服務。買好的蒸籠,真的可以用很久。
本文作者:微笑季刊冬季號《好物》楊芷菡
>>
富山蒸籠
台北市萬華區桂林路224巷1號
0919-999116
Facebook請搜尋:富山蒸籠專賣店(百年老店)
延伸閱讀:2018好物款款行III 更多介紹
〔彰化社頭〕隱藏在食堂裡的私人鐵道博物館,全台最齊全超過萬件
〔台北大同〕從腳下的磨石子地板開始就有故事,「迪化207博物館」收藏你的兒時回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