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15-05-19
- 微笑台灣 基隆款款行
- 基隆市/中正區
- 廖雲章 陳應欽 張惠萱 李佩書
- 6101
要看見真正的基隆,可以在巷弄間兜兜轉轉,要懂得門路,用超越破敗與潮濕的新鮮眼光去欣賞。
阿公阿嬤在當地稱「少將腳」的仁四路開一牆小店,出門往右走一分鐘,是熱鬧非凡的愛三路;往左走五分鐘,就是基隆廟口。阿公家前廊有人擺攤賣青草茶、大腸圈和玩具雜貨攤。
整條愛三路都是童年的遊樂場,玩伴來自西服店、花店、銀樓、金紙店、家電行、雜貨店、中藥店,家家都做生意,父母忙於生計,小孩都自由得有如青春小鳥,大人忙,很少在家做飯,廟口就是我們的廚房。
每天早上,阿公牽著我和弟弟的手,到廟口吃炭烤火腿雞蛋三明治。那是一場神聖儀式:老闆熟練將去邊吐司鋪上炭火爐的鐵網,一邊快手打蛋,倒入平底鍋,鋪好一張薄蛋皮,扔下火腿片,左手甩鍋、右手翻蛋,俐落包起火腿,翻上剛烤好的吐司,再塗上獨家秘製美乃滋、花生醬、醃漬小黃瓜片、番茄片,層層疊疊,包出絕美滋味,再配上特製冰可可,就是完美的早餐。
晚飯後,阿嬤愛逛夜市,出門後往左走,從仁四路走到愛四路,沿途販售各式衣物雜貨吃食的攤子,阿嬤喜歡買霜淇淋給我們吃,她用日語發音叫霜淇淋「克林姆」(Cream),晚飯後吃甜食,是甜蜜的童年回憶。
基隆最著名的古蹟是「白米甕砲台」,曾被誤會為荷蘭人所建,其實是更早的西班牙人。從白米甕砲台眺望基隆港,這兒曾是台灣第一大港。中學時,每天放學都會經過基隆港,吹著風,看著港邊覓食的老鷹,跟著同學說笑,一起到廟口覓食。
放學必經的忠一路,常見老鷹在基隆港獵食,同學也常相約廟口「打獵」:吃冰、天婦羅、蚵仔煎 邊趖,青春的胃口總是那麼好,青春的悄悄話,再多也說不完。
逛街時最怕經過位於忠一路上,基隆最著名的「鬼屋」,吱吱喳喳的女生經過會自動禁聲,隨著周圍商圈的蓬勃發展,這棟荒廢的屋子顯得相當突兀。
十八歲離家之後,回基隆就像「沾醬油」,來去匆匆,外面的世界很大,而基隆港一如故鄉:無論海上如何澎湃洶湧,基隆港永遠不會拒絕讓你靠岸。
微笑光點 >>
林開群洋樓
愛一路和忠一路交叉口
三明治(早上七點至中午十二點)
仁愛區仁三路39號 九號攤
0937-053179
本文作者:廖雲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