捷運小南門站下車,經過孫運璿故居,台北植物園就在眼前。推著旋轉欄杆,走進一百二十一年歷史現場,佔地八.二公頃的園區裡,有超過兩千種植物在台北城南交換氧氣。
一八九六年日據時期建立的「台北苗圃」是台北植物園的前身,也是台灣第一座植物園。走在小徑上,身旁的樹木,動輒百歲起跳,腊葉館前一棵瘦高的亞歷山大椰子,與總統府前的椰子樹竟是同窗,在日據時期一起來到寶島扎根百年。
一九二四年,日本政府為了開發台灣森林資源、進行植物調查,研究員們把各地採集到的植物,記錄下時間地點,一葉一葉帶回植物園西側,有著紅磚外牆、斜屋頂的腊葉館,乾燥成「腊葉標本」保存。兩層樓的空間,設計很多小氣窗,還有一個大天井,用來保持通風,讓全台第一座植物標本館,完整保存每一株植物的身世。
二○○○年植物標本移至森林研究大樓後,籌備五年,終於在今年正式推開大門。滿室檜木香,木櫃角落還印著「台灣總督府林業試驗所」字樣,裡頭珍藏著台灣植物學之父早田文藏以「Taiwania」命名的鎮館之寶——台灣杉模式標本。
腊葉館不僅是市定古蹟,收藏物也都俱有時代意義。走進分類學家的辦公室,工作桌上留有顯微鏡、標簽印章等研究日常。平時不開放,需要跟著導覽老師才能至二樓參訪。展示櫃裡的採集裝備、植物風乾、建檔步驟,製做標本的故事相當精彩。
走出腊葉館,一旁的「台灣地名植物」故事說不完,高雄捲柏、鵝鑾鼻大戟、基隆天胡荽……以第一次採集地為植物命名,很多人不知道,唯獨缺了彰化。
走一趟臥虎藏龍的腊葉館,讓你從植物視角,看見差點擦身而過的台北經典。
>>
台北植物園腊葉館
開放時間|09:30~16:30 每週一、二及國定假日休館
展覽地點|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
聯絡電話|02-23039978
導覽時間|10:30、14:30 一天兩場,導覽前15分鐘可現場登記報名
本文節錄自微笑台灣《2017好物款款行》>> https://goo.gl/bojfwi